赤足概念 BAREFOOT CONCEPT

常常聽到長輩們說:「小孩不穿鞋以後變大腳怪找不到鞋子穿」  

大人流行不敗的潮流厚底板鞋適合學步的孩子嗎  

就要給孩子所有最好的東西,貴貴的吸震減壓氣墊鞋款,也給孩子來一雙嗎  
 
其實歐美日本盛行多年的兒童赤足概念,近年來也受到多位台灣的兒科醫生推崇:
「在安全無慮的環境下,讓孩子能赤腳就赤腳,別急著幫孩子穿鞋 !」
 
赤足概念與赤足帶來的好處 :
  • 讓腳底自然的接收刺激,強健與穩定腳底肌肉與肌腱,進而鏈結膝蓋、骨盆的生長。
  • 腳底神經接受到良好的刺激,讓寶貝學習平衡與促進整體神經系統發展。
    增加「本體自覺性」-提供大腦了解肌肉的所有感受與連結,幫助寶貝安全的探索世界。
    益於「前庭系統的發育」-主要負責平衡與協調,使寶貝的身體能夠擁有自主保護。
  • 可預防功能性扁平足,兩歲前足弓通常都是扁平的,二歲至六歲則是足弓發展最快速時期,
    赤足能讓腳底裡外都得到刺激,進而發展內外足弓使其強化穩固。
  • 赤足幫助孩子的腳部與關節能夠擁有自然的活動度而不受限於鞋子的影響。

由於現代的都市生活,較不易讓寶貝直接赤足體驗大自然。
而在家中、公園、沙坑等環境安全無慮的情況下,放膽讓寶貝赤足玩耍吧 ! 
家中亦可擺放軟墊、毛毯等異材質,創造多樣化的環境,讓寶貝在家中也能光腳探索,體驗不同的官感刺激。
 
在必要穿鞋的場合或場所,選擇一雙赤足概念的童鞋,讓腳丫即使套上鞋子,也能持續保有赤足活動帶來的好處。

以下為學齡前兒童的選鞋建議

  合適的尺寸 : 不過大但也不拿剛剛好,腳後跟對齊,趾頭與鞋墊前緣約一大拇指橫幅寬(約1.5cm)。
  全平薄底鞋款:選擇薄底的鞋款,避免厚底的板鞋或是運動鞋,低跟的娃娃鞋也請盡量避免。
  最小緩衝:希望足底能建構發展緩衝系統,無須在發展時給予過多的協助。避免氣墊鞋或是標榜吸震減壓鞋底和有足弓設計的款式,讓腳丫自然成長。
  材質選擇 : 鞋體鞋底柔韌可彎曲 (對折有一折痕),選擇柔軟、透氣親膚的材 質 (皮革或透氣的布)。
  魔鬼氈設計 : 魔鬼氈設計可針對寶貝腳丫做鬆緊調整,也可訓練寶貝手部肌肉與協調練習穿脫。

pexels-emma-bauso-2253878 pexels-tatiana-syrikova-3933275 pexels-dominika-roseclay-1172922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